12月13日,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协同立异中心、大发welcome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召开“新冠疫情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意识形态宁静领域新态势学术研讨会”。大发welcome党委副书记张德玉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20多家京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以及期刊代表参会。大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鲁娜教授主持。
张德玉副书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体现热烈接待,对研讨会的召开体现热烈祝贺。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影响了古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各大高?沽烁缓竦耐缢枷胝治教育运动,此次研讨会关于总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进一步探讨疫情常态化情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为疫情常态化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立异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邰丽华教授指出,本次大会具有高度的理论前沿性,从2017年延续至今每年举办一次的系列研讨会已经成为大发welcome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品牌运动。
在第一阶段的主题谈话中,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研究部李春华研究员、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艳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方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金副教授、大发welcome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静副教授划分就“抗疫精神”中的集体主义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网络意识形态宁静重要论述的思维要领、以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契机反思和批判普遍主义、中国共产党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客观依据、“中国威胁论”背后的美国利益焦虑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在第二阶段的主题谈话中,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武根教授、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德孝教授、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旺舟副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江静助理教授、大发welcome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春丽教授划分就新时代防备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宁静危害的三重逻辑、中美冲突语境下中国青年政治认知的结构性变迁、“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与模式、目今我国意识形态事情的“破”与“立”、从青年网民“网络出征”现象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转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第三阶段的主旨报告中,南京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永贵就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困境与路径问题向大会做详细报告。王永贵教授从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共享性、主体性等特征出发,剖析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遭遇疏散化的困境,提出着眼于意识形态功效化的战略考量,需要提升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政治主导力、经济支撑力、文化聚协力和交往影响力。
在第四阶段的主题谈话中,《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期刊副主编姚涵、《思想教育研究》期刊编辑赵静副教授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高国栋副教授划分就网络思政与意识形态研究选题的着眼点、《思想教育研究》投稿与宣布注意事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栏目设置及审稿流程等方面的问题向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热烈讨论。随后,大发welcome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春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岳爱武教授划分就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生长纪律及特征、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趋向等问题向大会汇报了研究心得,引起与会专家的热议。
大会落幕阶段,大发welcome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姚洪越副教授体现,本次大会是第一次用网络的形式研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意义。经过一天的研讨,近20位专家谈话,干货满满,收获颇丰。姚洪越副院长对所有加入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事情人员体现谢谢,并期待明年线下近距离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火花。